东方之星
师乐汇

思维能力培养在数学教育活动中的应用

2017-11-02 15:38:35

东方之星幼儿教育机构    陈丽梅

 

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有很多种途径,数学教育就是其中一种。“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数学本身就具有抽象性、逻辑性、辨证性以及广泛的应用性等特点。即使是进行简单的数学游戏活动,也需要经过一系列地概括、分析、判断和推理的思维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幼儿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考能力都能得到很大程度地提高。所以学前儿童的数学课程在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方面有着与其他学科不同的特殊作用。

思维游戏课程对幼儿思维能力培养的指向性更强,目的性也更明确。在“符号”方面的培养目标与幼儿园数学课程的目标在很多方面都具有一致性。思维课程可以将幼儿园数学课程目标进行逐项归类,从符号关系认知、符号系统理解、符号类别评价和符号系统聚敛能力等四个方面去融合幼儿园数学课程中的目标和内容。我们应该从发展思维而不是发展计算能力的角度,去看待数学教育。学前儿童数学教育,虽然幼儿所能接受的数学知识内容是有限的,但是如果在幼儿获取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加强对其有效的、有意识的思维能力培养,将会对幼儿日后的学习和成长起到积极和长期的作用。

 

一、培养幼儿对符号之间关系的认知能力

 

关系是指不同信息由于某种差异或某种关联建立起来的联系。符号关系认知类游戏的目标都涉及到了对符号之间关系的理解。在具体的思维游戏活动中,重点也是让幼儿去理解“关系”。

在幼儿园数学课程中,区别 “1”和许多、认识相邻数、认识序数、简单的分数、认识钱币等教学内容,都可以从符号关系认知的角度引发幼儿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

例如:

小班幼儿在感知集合,理解 “1”和“许多”的关系时,教师可以为幼儿创设一个农场的游戏情境。让幼儿能在同一情境画面中,从不同的角度找寻1个物体和许多个物体。从水果或植物的大小、放置的位置、水果和植物的颜色和形态等方面去找寻1个和许多个。在这里尤为重要的是让幼儿体会一个一个的元素组合起来是集合,集合是由一个一个的元素组成的。理解“1”怎样可以变成许多,许多又怎样可以分离成为若干个“1”。

中班幼儿在点数的基础上比较物体之间数量的多少时,教师可组织幼儿进行一些竞赛的活动。如三名幼儿一组,在规定几秒钟的时间内进行搭积木的比赛,然后评出每次比赛的第一名、第二明和第三名。引导幼儿判断三组积木数量大小(多少)的相对关系,并且在理解大小(多少)数量关系的基础上,按照从多到少的规律进行排序,使幼儿对多少的实际意义和排序的含义能有更深刻的理解。也可以在此基础上对幼儿提出更高层次的挑战,启发幼儿改变思维的方向,从另一个角度去思考问题。如可以组织幼儿进行喝水比赛的游戏,在一次性透明塑料杯上画出相同的刻度,并在比赛前给出同样的水量,幼儿每三人一组,在规定的几秒中内喝水,然后根据每个人杯中所剩下的水的格数,判断在规定的时间内,谁喝的最多,谁喝的其次多,谁喝的最少。让幼儿理解杯中的水剩得少则意味着喝得多的道理,能够按不同的规则对数量的多少进行排序。通过这样的游戏形式可以很好地培养幼儿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

在认识相邻数的活动时,教师不要局限在让幼儿在唱数的基础上能够找出某个数的邻居是哪两个数字,而是将重点放在引导幼儿理解在自然数的序列中相邻的两个数之间的关系,是多“1”和少“1”的关系;认识序数时,在理解某一物体在一个序列中的次序的基础上,重点让幼儿理解从不同的方向(从上到下/从下到上/从左到右/从右到左)看待物体的排列次序是不同的。

大班涉及到了图形等分。在幼儿理解等分的基础上,教师还可以引导幼儿理解图形等分后,数与量的对应关系;在认识钱币的活动中,教师可为幼儿提供一个职业体验的游戏情境,如:让幼儿扮演银行职员、超市收银员、餐厅老板和出租车司机等职业。在模拟世界里,体会衣、食、行与钱币有着如何密切的关系。可以自己制作一些不同面值的游戏币,让幼儿理解钱币之间的换算关系,同时培养其最初的理财能力。

 

二、促进幼儿对符号系统的理解能力

 

系统是指有组织、有结构的多种信息,或复杂的、彼此相关的各个部分组成的整体。符号系统认知能力在这里体现的是对符号序列的理解能力。这种能力发展的最大优势是对于计算方面的掌握较好。

在幼儿园数学课程里,认识钟表上的时间是一个大家都非常熟悉的活动。教师可以和幼儿一起制作一个大钟表。让幼儿通过自己动手拨动时针和分针来理解整点和半点,更为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幼儿把钟表上的12个小时理解为一个序列系统,理解分针走一圈是60分钟,是一个小时,时针走一格也是一个小时。每当分针走一圈,时针就会走一格。由于时间的流动性和不可逆性,时针和分针永远朝着一个方向前进,绝不会倒着走,所以幼儿在动手操作拨钟表上的指针时也不能逆向拨针。

    在幼儿能够很好地理解钟表上1-12的整点系统以后,再引导幼儿认识钟表上的分钟就不难了。教师可为幼儿创设参加“时间旅行团”的游戏情境,带领幼儿参观钟表店,认识不同表面上时间,了解不同种类钟表的功能及用途;还可以制作一些不同时间的钟表小卡片分发给幼儿,同时在小椅子上贴上与小卡片上时间相对应的数字时间,让幼儿进行“对号入座”的游戏,将钟表表面上的时间与座位上的数字时间一一对应;教师还可以简单画出一些分钟相同,小时不同钟表面,引导幼儿将分钟相同,小时不同的两个钟表进行连线分组,同时计算它们之间的时差,究竟差了多少个小时。这样的游戏对幼儿来说还是有难度的,需要首先思考哪个时间在前,哪个时间在后。答案也并不是唯一的,幼儿只有理解了时间的周期性,才能找到所有答案。为了更有效地深化游戏的目标,教师还可以设计这样的游戏,如在黑板上画出几个大钟表,每个钟表上是不同的整点时间,当作是汽车或火车要出发的时间,让幼儿根据“对号入座”时用过的小卡片上钟表的时间判断出该去乘坐哪个时间段出发的车辆更为合理,学会判断时间的先后间隔。这样的环节设置会使游戏的难度层层递进,指向目标——理解时间的周期性,发展时间知觉。

      三、发展幼儿的符号类别评价能力

 

评价能力是能够按一定的标准进行比较和做出判断的过程,知道什么是与要求相符的,评价能力也就是判断能力。

在幼儿园的数学活动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例子就是判断单双数的活动。让幼儿理解什么是单双数。首先提供操作材料,让幼儿选择两个数进行配对,能配成对的就是双数,不能配成对的就是单数,然后引导幼儿认识10以内的单数有13579,双数有246810。如何利用这样的活动培养幼儿的符号评价能力呢?教师可以为幼儿创设更多的情境,提供更多的生活中常见的材料。如在台历中找单双数,在手机号码中找单双数。重点是让幼儿发现规律,尾数是13579的数就是单数,尾数是24680的数就是双数。推理得出尾数是单数的数就是单数,尾数是双数和0的数就是双数。不管一个数字有多大,是由几位数组成的,都可以判断出它是单数还是双数。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周围环境中找单数和双数,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街道上的门牌号码基本都是按单双数排列的,马路这边是单数号,那边就是双数号码。让幼儿把数学学习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当幼儿掌握了判断单双数的规律之后,判断百以内和千以内的数基本没有问题。在这个活动还可以给幼儿更高的挑战性任务,让幼儿去探索实验,发现一些数量分合后的单双数的规律。可以让幼儿动手分糖果或其他物品时感受,在总数是单数的时候,分成两部分后一定是一部分是单数而另外一部分是双数;当总数是双数的时候,则是两部分都是相同的,都是单数或都是双数。教师可多启发引导幼儿利用材料自己探索验证一些基本的数学规律,让幼儿对数学活动和数学问题产生浓厚的兴趣,培养幼儿思维的广度和深度。

 

四、提高幼儿对符号系统聚敛的能力。

 

聚敛思维能力是人类一种非常重要的思维过程。它是指根据给定的信息,找到一个唯一可以确定的答案。这种聚敛能力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非常重要,此种能力发展的优势就在于能很好地处理各种计算问题。

幼儿园课程中关于加减运算的内容是与幼儿符号聚敛能力密切相关的内容。数的运算是对数量关系的运用。为了配合幼儿更好的理解这部分内容,教师可为幼儿创设一个在20楼层内“乘电梯”的游戏情境,让幼儿跟随电梯进行向上或向下移动,体会数学运算的过程。理解加、减、连加和连减的过程。操作是可分三个层次进行。首先是教师可给出电梯当前的停留层和向上(下)运行的层数,让幼儿判断电梯将会停留在哪一层;给出电梯当前的停留层和连续两次运行的方向和层数,让幼儿判断电梯将会在停留在哪一层。这是一个加减和连加、连减的过程,幼儿要通过两次连续的计算得出最终要到达哪一层,理解第一次的到达层就是第二次的出发层。其次是根据已知电梯当前的停留层和最后的到达层,让幼儿找出电梯向上或向下运行的层数。最后是根据已知电梯的最后到达层和运行的方向和层数,让幼儿找到电梯的原来停留层。通过这三个层次的习题游戏,引导幼儿感知两个加数与和之间的关系,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很好地发展了幼儿的逻辑推理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将思维教育的目标与幼儿园数学课程目标的有效融合,可以使幼儿在思维的灵活性,思维的深度和广度,以及逻辑思维推理能力都得到很好的发展。这些能力同时又对幼儿的数学学习起着主导作用,能够给幼儿的数学学习加上一对隐形的翅膀,让他们终身受益。


评论
  • Wendy老师
    2018-02-07 10:26:06发布

    djsj

    已有:1 条评论
    展开评论↓
    • Wendy老师
      2018-03-15 11:37:00发布

      支持

  • Wendy老师
    2018-03-15 11:36:43发布

    已有:0 条评论
    展开评论↓
    • --暂时没有回复--
×

用户注册

×

用户登陆